睡眠瘫痪一般指睡眠瘫痪症。如果发作频率较低,睡眠瘫痪症不挣扎没有什么后果;如果发作频率较高,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神经衰弱等不良的后果。
一、发作频率较低
睡眠瘫痪症是指在睡觉过程中意识突然清醒,但身体不能动、不能说话,有时还可能会产生幻觉,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或是将醒未醒时。而如果是偶尔出现一次睡眠瘫痪症,即便是不挣扎,通常也不会对身体、精神状态等造成影响,所以一般没有什么后果。
二、发作频率较低
1.精神萎靡:睡眠瘫痪症如果经常发作,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长期睡不好,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致使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有力气,整天昏昏欲睡。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患者应该注意改善睡眠习惯,避免睡前观看恐怖片、惊悚片等,以免睡眠瘫痪症再次发作,同时需要在其他时间补觉,缓解精神疲劳。
2.神经衰弱:睡眠瘫痪症发作时,患者通常会出现恐惧感,增加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则可能会导致神经衰弱,出现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焦虑不安等症状。如果是这种情况,患者应该注意进行心理治疗,比如放松疗法、认知疗法等,必要时可以按医嘱使用盐酸阿米替林片、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盐酸文拉法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睡眠瘫痪症是否会引起不良后果与发作频率息息相关,而如果睡眠瘫痪症经常发作,需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若是出现异常需要对症治疗。#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