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头爱出汗,到底是因为啥四种情况,不同调理
TUhjnbcbe - 2025/1/15 19:10:00

头总出汗,尤其是吃饭的时候,简直是汗如雨下,头发湿透,即便是秋冬天,气温不高也经常一头大汗,咋回事?

脑袋出汗,中医叫头汗。有的人吃饭的时候,头爱出汗;干活的时候,头爱出汗……今天来说说,为什么有些人特别爱出头汗。

第一种情况,阳明经热

阳明经是什么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其中,以胃经为要。说白了就是有胃热,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别人都没怎么出汗,自己头上汗如雨下,边吃饭变拿纸擦汗。胃阳明经行于头面,所以当胃热盛了以后,热循经上炎,导致头部多汗。

这类人舌苔是发黄的,容易口渴,甚至有口臭、便秘,吃饭往往狼吞虎咽,吃的快,而且喜好油、辣、热的食物,具备这些特点,基本就可以判定是胃火旺盛了。

该怎么办呢?要消食导滞清热。

给你两个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

1、服用中成药牛黄解毒丸或者清胃散,清除胃火,同时注意禁食油辣。

2、用罗汉果压破煮20分钟以上,等熬出的水变成红褐色就可以喝了,代茶饮。罗汉果可以清热、润肠通便,非常适合这一类人。

第二种情况,中气不足

还有一类人出汗不是因为胃热,而是因为中气不足了。不仅出汗,还感觉自己特别虚,没力气,食欲差,一干点活就气喘吁吁,这种就是典型的气虚。

气有固摄的作用,它会牢牢守住皮表,不让津液以汗水的形式往外流。气虚了,固摄不住,汗水就漏出来了。中气不足,气机下陷,就没办法往身体高处供应,人体最高顶点就是头部,头部没有气血的濡养,就会精神疲乏、头晕迷糊。

吃饭的时候,口味重、饮酒,贪食热食或生冷刺激食物,都会耗伤脾胃之气,使得气虚加剧,就哐哐出汗;干活或运动的时候,更耗气,让人脑袋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这个时候得补中益气才可以,两个方法:

①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使用,把中气扶上来,让头部得到气血的固摄、滋养,或者补中益气丸。

②可以试试黄芪: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

黄芪15g,红枣20g,添水煮沸后文火煮1小时,分2-3次喝下。这碗汤气血同补,但感冒上火的人不要喝。

第三种情况,阳气虚弱

如果在脑袋大汗狂流的同时,一摸汗水发现是凉的,而且有浑身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的症状。

这类情况调治起来得补阳止汗,用参附汤(人参30克、附子10克)加减,金匮肾气丸加减等效果比较好。

第四类情况,气阴两虚

一边气虚,出现乏力、累、身上没劲的虚态,一边阴虚,表现出口干口渴、烦热、舌头少苔的症状,这就是气阴两虚导致的头汗,这类情况用生脉散加减更合适。

生脉散为五味子6g,麦门冬9g,人参9g。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麦门冬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人参适用于调整血压、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

生脉散有中成药,叫做生脉饮。总之,不同的病因病机,得用不同的思路应对。

1
查看完整版本: 头爱出汗,到底是因为啥四种情况,不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