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教育,支持原创,本文共余字,阅读约需4分钟。
凡是能跻身学校重点班的学生,毫无疑问,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什么,有规定说学校不能划分重点班?拜托,一个地级市的中考升学率在50%左右,不管考查一所学校的含金量还是评价一名教师的授课水平,升学率肯定是硬核标准之一。再说,哪个家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尽千方百计帮助孩子闯过中考这道坎?至于划分重点班的利弊,那是见仁见智的事,暂不做讨论。
本文的主角是重点中学八年级重点班的李某同学,平时数学成绩不温不火,满分的试卷维持在--分之间,这个分数在普通班可能还说得过去,但在高手云集的重点班,却连达到中游水平都够呛。这孩子也有自知之明,上学期开始发奋努力,还向老师请教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制定对症下药的学习规划,功夫不负有心人,眼看着成绩从分期中考试时进步到分,期末考试又提升到分,距离满分也不再是梦,本学期一开学,数学成绩竟然飙升到前5名!成绩直线上升,最欣喜若狂的不是李某本人,而是老母亲,盼星星盼月亮,这丫头终于开窍了,照这个发展趋势的话,考取重点高中那是十拿九稳了,老母亲做梦都笑醒了好几次。
但没想到好景不长,近期的测试中,孩子成绩忽然变得起伏不定,呈减函数下降趋势,今天竟然只考了81分(满分分)。老母亲急得满嘴起燎泡,神经衰弱夜里翻来覆去烙烧饼,这高开低走的成绩,真是愁煞人,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
老母亲内心焦虑翻江倒海,脸上还要假装若无其事地问孩子原因,孩子说时间不够,题没做完,写上的基本全对了。翻看孩子的试卷,确实如此。难道女儿天生慢性子,天塌下来也不慌不忙学习的习惯导致做不完试卷?难道到了中考考场上,也因为这个原因痛失大好局面?那还了得,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跟数学老师约好时间,当面分析孩子失误的具体原因,力求有的放矢解决顽疾,及时止损,重回巅峰。
老师接过试卷,如上图所示,这是一份平行四边形的同步小测,从表面上来看,第13题的填空题,考查规律探究题,学生表示不会,扣4分;第17题没时间做,扣10分;附加题第2小题来不及解答,扣5分。按照错题来分析,貌似问题出在孩子做题慢,从而导致的时间分配不合理上。
但通过跟孩子进一步的交流,得知她在第7题(见上图)耗费的时间不少,估计有10分钟左右(测试时间是45分钟),根源在于看错字母标错线段,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失误,幸亏是选择题,没有对应的选项,学生又反复计算,最终艰难赢得这4分,如果是道填空题,就悬了。所以,孩子在审题和计算方面还存在不足,审题需要严谨,线段和数字要对号入座,张冠李戴要不得;计算是基础,也是中高考愈加重视的内容,平时加强针对性训练,一准确二快捷,这是目标要求。
然后是第12题(见上图),同样的差点大意失荆州。本来以为是分类讨论题,已经填好了两个答案,复查时发现后者不合题意,赶紧用红笔划掉。这种做一题再检查一遍的方式,虽说能提高正确率,却花费了不少时间,如果总是复查时发现错误,还会导致信心不足,考试成本太高。这个习惯要改一改,总结一下近期这类失误隐患,补强薄弱环节,力争在第一轮解答时达到“会即对”的程度。
至于第13题规律探究题,李某同学因不擅长导致出错,这个问题反而容易解决,专项训练即可,老师会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加入这方面的内容。
出师未捷的第17题,虎头蛇尾附加题的第2小题,确实是前面的题卯吃寅粮占用过多时间,以至于孩子原本手到擒来的15分,遗憾化为乌有。
孩子成绩不如意,表面是时间不够,试卷未完成,本质上还是需改变考试习惯。相信自己,审题严谨,计算迅捷准确,把会的力争转化为对的,不做无效的检查,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追求效率,孩子避免曾经的这些错误,成绩的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
老师分析完毕,李某频频颔首,老母亲的眉头舒展开来,有办法就好,今晚终于能睡个安稳觉啦!
大家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是怎么解决的呢?你的家人是否陪你患难与共,一起度过那段难忘的时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帮助,请转发分享给朋友,点赞和理性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