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天才聚集少年班,利弊得失看一看
TUhjnbcbe - 2025/5/25 18:00:00
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 https://m.39.net/pf/a_7143439.html

年5月,从大洋彼岸归来已久的李政道教授,在详细考察国内科技、教育情况之后,写了一份《关于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书,通过周恩来总理递给毛主席。书中谏言:中国要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研究队伍”,“理科人才也可以像文艺、体育那样从小培养。可参照招收和培训芭蕾舞演员的办法,从全国选拔很少数,约十三四岁左右的、有培养条件的少年,到大学去培训”

李政道教授情牵祖国科技、教育事业的拳拳赤子之心,提出的创造性建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回音。直到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经专家推荐的21名同学汇聚合肥,少年班才正式成立。

15岁及以下年龄高智商少年入校谓之少年班,目前中国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三所高校设有少年班。

想要获得少年班的录取资格,年龄必须小于15岁,热爱科学、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

成绩优异:平时班级综合成绩和高考成绩作为参考。智力出众:获得过学科竞赛奖项,具有极强的数理思维和创新潜能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通过身体健康心理测试与体能测试(实心球、立定跳远和中长跑(男生米,女生米)

最后根据复试选拔方案,遵循“学业优秀,体能达标,身心健康”的综合评价原则,择优录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每年仅招40人、西安交通大学每年招收人)

截至目前,中科大少年班学生共毕业人,其中少年班毕业人,教学改革试点班人,创新试点班人。

从毕业去向看,已毕业校友中约90%进入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深造;有超过70%的少年班毕业生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其中在世界强企业任职的约35%;

从学历上,91%获得研究生学历;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约20%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著名学府、科研机构脱颖而出,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许多人在IT、金融、制造等行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少年班的出现,以“神童”宁铂为代表的少年无疑是那个年代上演的最振奋人心的“青春励志大片”。经历十年浩劫,一度被“读书无用论”所误导的国人,急需找回失去的时间,在“文革”刚刚结束时,大学办了少年班,招收那些高分的少年神童上大学,它与恢复高考等举措一起,对于拨乱反正,消除“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对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大处看,少年班是服务于国家的人才战略需求的,为社会培养顶尖人才;而从常人的视觉,他们是比清华北大还聪明的学子。

每一年上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有部分是在前一年被中科大刷下来的,所以少年班的学生基本上比高考状元还聪明一个数量级。从入学选拔、课业安排到心理辅导,中科大少年班摸索出一套成熟的体系。

当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想把自己孩子培养成少年班的一份子时,宁铂、谢彦波、干政事件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冷静思考,少年班是否真的适合大部分孩子。

宁铂,出生在江西赣州一个普通家庭。没上过幼儿园,却很早表现出天赋。在家乱翻书的日子,他翻中医书,很快就会开药方;翻围棋书,没多久就能与大人对弈。他看唐诗宋词,即能吟诗作对,时年9岁,父亲宁恩渐渐意识到儿子智力超常。13岁的宁铂获准破格进入大学就读,是全中国第一个被公认的天才神童,也是那个时代的网红。

事实上,宁铂入校后并不愉快。一年后他就告诉班主任汪惠迪:“我喜欢天文,科大的系没有喜欢的。”按正常的轨迹,他应该到南京大学学天文,但科大不愿意放他走,他必须服从人们安排好了的事。父母、师长、学校满足媒体围观一位神童的嗜好,而作为主角,他必须压抑着自己16岁甚至更早即已到来的青春期的骚动。等到可以做出选择时,他选择了遁入空门躲避现实。

与宁铂出名方式不同,谢彦波只有小学毕业文凭。因获得湖南医学院子弟中学数学竞赛第二名和长沙市高中生数理化竞赛第一名而出名。中国科技大学派专人对他进行面试,发现他的数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其他各门功课都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科大录取他进了少年班。

他的智力水平过关了,但他的非智力水平还不行。在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这一课,他远远落后于别人。而这一课,一旦过了那个年龄,是永远补不上的。

提前一年从大学毕业,15岁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跟随于渌院士读硕士,18岁又跟随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读博士,看似春风得意、风光无限,却是他走下坡。

因为不会与人相处,他没能处理好和美国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北大留学生杀死美国教授事件,让谢彦波被怀疑是潜在的危险,他的留学生涯因此结束。

和他人生轨迹的相似还有干政。

在年、年、年、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有政协委员一口气提交了四篇关于超前教育的提案和大会发言,提议废止少年班。他认为少年班不利于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性格、情商的培养,而不惜成本以书院式为早慧少年提供量身定做的路径、为少年班配备相当比重的泰斗,是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对少年班的评价褒贬不一是正常的,但极端的赞扬和极端的贬低却是不切实际的。在这个社会上一定有一部分人的智力、体力是普通人赶不上的。有的人每天要学习到晚上11点,日日夜夜如此,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有些人只需付出一半努力就可以取得同样的成绩。我们必须承认早慧少年是存在的,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起学习,对于他们是痛苦的,对于普通孩子也是痛苦的。

今天,少年班的录取标准已经脱离不拘一格的看智商和考分,只注重智力教育和考试成绩,而是选择德智体综合素质优秀的少年,实施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但少年班的后遗症却留给了不属于少年班的儿童,超前教育、超智教育,只注重考试成绩,智力的发展,而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重要得多。身体素质、心理因素、道德情操、美学素养、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观念、自理能力和求生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让孩子过早或过重地承担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脑力劳动,那么必然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享受“超前教育”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共同弱点,如不会自理、不懂交际、比较自负、神经衰弱等。过早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使早慧少年早熟,这是十分危险的。这样做不仅不符合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也违反了自然规律。“超前教育”名为“快出人才,早出人才”,实为揠苗助长,是少年教育的误导和误区。

古往今来,真正看懂孩子、会教育是孔子。在西方的心理学、儿童学研究还没有开始之前,孔子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而理论的背后,是儒家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也许今天我们在看的各位家长可以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并没有走上“少年班”的道路,但起跑线却是真实存在的。

什么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觉得还是要请教最懂教育、最会教育的大师——孔子比较靠谱。

参考资料:

方黑虎.“李政道与中国科大少年班”.年第2期徐笛薇.少年班“神童”今何在.年第6期李宗陶.宁铂:远去的少年天才.年第4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才聚集少年班,利弊得失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