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饮食之道,不饥不饱,延年益寿
TUhjnbcbe - 2025/7/30 18:39:00

自古道“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对老百姓的重要性。饮食是保证人生长发育、正常生活的基本需要。正常的人,连续七天不饮食就可能死亡。饮食虽是生命的必需,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早在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之道,不饥不饱”的论述。不饥不饱是什么程度呢?就是适度而已。

科学的饮食原则,要根据每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工作性质而区别对待。中医理论主张“饮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无饥无饱,就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具体行之就是,不要等太饿时才进食,不要感到饱时才停止。很多年轻人,早晨急于上班赶车,常常不吃早餐,这是极不科学的做法。不吃早餐,胃酸就会刺激胃壁,导致胃溃疡、胃炎胆囊炎等的发生。同时,因大脑兴奋性降低,注意力不集中,会使工作及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的饮食养生经验是:“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这一进食方法很适合老年人以及需要减肥的人。身体就像一部载重车,它的载重量虽然是5吨,可你每次只给它装3吨,它的动力就会绰绰有余,运转起来轻松畅快,其使用年限必然延长。倘若你每次都装5吨,甚至超载,那它的使用寿命必然缩短。特别是养车族,能够以惜车之心用于爱身,其养生之道,思过半矣!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四大基石,其中之一就是“膳食平衡”,“合理膳食”。所谓合理,即是科学的规律、法度。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喝出来的。正如有位哲人所说,现代人每天用牙齿挖掘自己的坟墓。

营养过剩,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现代所谓的“文明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肥胖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医院有两名产妇生出超重儿,一个10斤,一个12斤,出生后发现全是先天性糖尿病患儿。追究原因,原来是孩子的母亲一怀孕就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什么都猛吃,如葡萄一斤一斤地吃。饮食无度,运动不足,是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减少一半以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有人吃喝无度,肥胖之后再花钱去减肥。据报道,某暑期减肥训练营所收的肥胖者,95%以上是学生,其中有12岁左右的孩子,体重达斤,17岁的少年,体重斤……这些孩子血脂都较高,血压也不稳定,还有脂肪肝以及心律不齐、倦急乏力、头晕健忘、易困痰多、打呼噜等多种临床症状。家长管不了,被迫进行军事化的全封闭减肥训练。其主要方法就是限制饮食,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天坚持有氧运动等。随着体重的下降,各种症状便逐日减轻乃至消失了。

万承奎先生对人的营养观念调查表明,我国有80%的人不懂或基本不懂正确的营养概念,因此出现两种偏向,一是营养过剩或膳食不平衡,吃的食物多为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素食品,有50%的人超重,其中20%的人肥胖,所以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胆结石、癌症患者较多;二是营养不良,有10%属于极瘦,易发生结核、贫血、神经衰弱、内脏下垂等疾病。不正常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人的抵抗力、思维能力、记忆力、耐力和应激能力,损害了人的身心健康,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有一年轻有为女士,事业有成,医院。但遗憾的是,她经常暴饮暴食,白酒每每喝半斤八两,一杯酒举杯就干,体重已超过斤,可是每天还离不开大鱼大肉。尤喜吃火锅烧烤,由于肥胖,早已罹患高血压、心脏病,加上经常起居不节,通宵打麻将、扑克,结果仅仅40岁就患“心梗”而猝死在家中。

笔者的一位亲属,体重最高时达到斤,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集于一身,可他仍然喜欢食肉,而且还经常喝酒,尤其不喜欢运动。虽然相聚时我们也经常忠告其改变生活方式,但是二十年来养成的不良习惯实在难以一下子改正。他年仅四十多岁,但精神体态都无法和健康的同龄人相比……

吃得过多过饱还会促进大脑早衰,日本关东大学临床调查发现,大约30%-~40%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与其年轻时食量偏多有关。曾有这样一则报道颇耐人寻味: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意外走失,半年后子女才将其找回,却发现老人的病居然好了。追究原由,原来老人半年来因无人照管,经常吃不饱,人也变得很清瘦,再加要找吃的,整天走来走去,无形中竟促成了疾病的痊愈,所以,俗话说的“有钱难买老来瘦”,真的有一定道理!

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实验组大鼠摄入过量的食物后,大鼠脑中的酸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比实验前增加了数万倍。检测发现人进食过饱后也会出现类似情况。由于该因子可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增殖,促进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是促使机体组织和细胞衰退的因子。它使得大脑皮质的血氧量减少,脑神经细胞会因缺血、缺氧而退化、坏死,导致大脑早衰,严重危害人的智力!

现已证明,只有通过适度限食才能控制酸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的生成,延缓大脑衰老,我国古代医学早就强调,“药补不如食补”,如果我们平时能够保证膳食平衡有“度”,其实根本不需药补。研究表明,膳食因素对健康的作用仅次于遗传因素,远大于医疗卫生条件的作用。现医院和医生,忘记一个根本道理,医院只能治疗你的疾病,但却不能保证你永远健康!医院越来越多,医生也越来越多,医疗设备也更加先进,可是病人却总不见减少,疾病种类也逐年上升,这难道不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吗?

内容来自书籍,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饮食之道,不饥不饱,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