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上集)
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下集)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胃肠神经官能症
概要:本病为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肠功能障碍。表现胃肠分泌与运动功能失调,如连续嗳气或呕吐,或胸骨后发闷,上腹痛,或脐周腹痛,也可左下腹阵发绞痛。中医认为本病乃神志不舒,气机郁滞,导致脾胃升降失司,胃肠运化失常,属郁病范畴,为所愿不得,神志之郁,表现在胃肠,病根在心肝脑功能失调。
处方三调神活血化痰汤
组成:人参须30克,当归须30克,生赭石30克(先煎),旋覆花10克(包),牡丹皮10克,元胡10克,桃仁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山栀衣10-15克,*连6-10克,茜草10克,获神30克,赤芍30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去皮用),红枣5枚,青葱管10茎。用法:水煎2次,分3次服,每日1剂,21剂为1个疗程。功效:镇静安神,活血化痰。主治食管神经官能症。善后处方组成:陈皮、甘草、五味子各6克。用法:泡茶频饮。
医案:申某,男,45岁。患胃脘痛已3年,近年见一亲戚患食管癌病死,此后自觉食管有堵塞感,吃饭,喝水总觉不畅快,医院检查无异,四处求医无效,故而特来求治。余诊为食管神经症。先对其进行了开导,然后投本方10剂,患者服后诸症减轻,再投10剂,食管梗寒感已除。追访1年,愈后未复发。
处方四匹味汤加味
组成:*参3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炙甘草6克,鸡血藤30克,仙鹤草30克,炒小茴3克,红枣10个。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建中益气,补肾止痢(仙鹤草抑制肠道病菌繁殖而止泻),小茴散寒止痛,大枣益脾补中。主治肠功能紊乱(劳伤泻痛)。医案:陆某,男,50岁,农民。患者于旬前在山里砍柴,从高处跃下,当晚感觉脐周隐痛,喜按,伴腰痛,便溏薄,日行2-3次。舌淡苔白薄,脉沉细。来求诊时诊断为“肠功能紊乱”。祖国医学认为肠功能紊乱多因跳跃、负重或劳急而引起。此例患者又体气虚弱,因猛跳使牌肾气损,升降失常,气机不调,不通则痛,故腹病便溏;肾主二便,腰为肾府,肾亏则腰痛,溲便之变。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虚象,治宜健脾补肾,投四味汤加味治疗。陆某服药3剂,病告痊愈。引自:刘云龙老师验方。
处方六益肠通便汤
组成:生*芪24克,仙灵脾15克,桃仁、杏仁各10克,鲜石斛30克,生杷叶10克,赤芍、白芍各15克,生瓦楞30克,刀豆子30克,木瓜12克,生姜3克,香附10克,荷梗10克,川*连45克,酒*芩10克,保和丸12克(包煎)。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肠功能紊乱(久痢变便秘)。
医案:王某,男,47岁,干部。患痢疾20来年,经常腹泻,以后大便初硬后溏,排便困难,每次需1个小时。医院造影检查大肠黏膜肥厚。近3年来排便更困难,时常起而复蹲达2-3个小时,大便呈条状,细如笔杆,有时有黏液,无脓血,痛苦不堪。先后住院检查20余次,肠镜检查无殊,钡餐X光检查显示肠蠕动迟缓,诊断为“肠功能紊乱”。多法治疗,效果不明显,故来求治。患者舌苔薄白,质红,脉沉细。每次大便仍须蹲厕2个小时方能解出,便形细,需用甘油栓开塞露帮忙。此症乃气阴两伤,湿痰内阻,肠胃不和所致。治宜益气养阴,疏肝和胃,理气化痰,投益肠通便汤治疗。患者连服1周后,大便通畅,每次排便时间缩至20分钟,便形已粗如手指。嘱其继续服用,直至痊愈,巩固疗效。
按语:患者久泻,气阴两伤,湿痰内阳,腑气不畅,放大便难下。此症不可攻下,若攻下,则气阴更伤。宜从理气化痰入手,用生芪、仙灵脾、石斛,白芍益气养阴,以助正气,气充血通痰消;保和丸、生姜、川*连、酒芩燥湿化浊消滞,补而不腻,消而无损;刀豆子温中行气;瓦楞子消痰散结;杏仁、杷叶、木瓜和胃开结,宽肠利气;香附、荷梗、赤芍、桃仁行气活血,使气畅血调痰化,经络疏通,糟粕得行,瘦疾显见转机。引自:关幼波老师验方。
01大医精诚中医特效处方集0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7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8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9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0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1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7养生保健操(蹲功)
中医特效处方集18癌症的生成与预防
中医特效处方集19头部肿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0喉、舌癌症
中医特效处方集21食管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2胃癌与肠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3肝癌与肝血管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4白血病皮肤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5
子宫癌及瘤、囊肿26
癌症疼痛27
脑血管疾病(中风)28
脑血管疾病(中风)
脑血管疾病(中风)
癫痫31
眩晕32
神经官能症(含神经衰弱)33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分离性障碍、梦游34
面瘫(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35
头痛36
三叉神经痛、臂神经痛37
重症肌无力(痿症)38
脑鸣、嗜睡症39
失眠症40
二尖瓣关闭不全、冠心病心绞痛41
心肌炎、心律失常42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3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脑血管病人的保健食疗44
高血压病45
高血压病46
低血压病47
蚕豆病(表现*疸、贫血)、溶血性贫血48
蚕豆病(表现*疸、贫血)、溶血性贫血49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50
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51
消化不良52
消化不良53
慢性胃肠炎(胃痛)54
慢性胃肠炎(胃痛)55
消化性溃疡56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医特效处方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