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案例分享ldquo一位母亲为自己争取
TUhjnbcbe - 2021/3/14 14:24:00
首先感谢当事人的允许,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访者A女士是一位母亲,因为女儿的辍学离家,以及自己的人际交往障碍,深感痛苦前来咨询。其实所有的改变都要面对自己的不足和不好,这是非常需要勇气,也非常需要战胜自己的自恋和羞耻感的。A女士身上有着对生命的渴望,对未来不确定的忍耐,和一份执着。我们的咨询从酷夏到寒冬,有序进行。最近的一次家庭聚会,其他长辈言语中暗含着对女儿辍学无用的指责,体察女儿内心的委屈不安,A女士平静坦然说出“不是孩子的错,都是做父母的没有做好”。女儿接下来也愿意信任靠近她了,安心而不用躲藏掩饰。A女士说:“我头一次这么的自豪,可以保护我的女儿。”听了她的描述,我也不禁落泪。心想着,天下有多少的孩子,希望母亲也可以如此!而不是每个人都幸运,有这样的机会和待遇。许多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内心充满了恐惧无助,最大的原因是没有享受过父母无条件的关爱,父母眼中只有孩子的不足。A女士惊喜自己在人际关系的转变,对别人说的话,过去总是很谨慎,很计较,很担心,但现在她会觉着别人的话威胁不到自己,自己怎么舒心怎么做;也不再把事情往别人身上去推,自己愿意像一个成人那样,安心安稳的坐在那里,维护自己的利益。梦中A女士把侵占自己领地的他人物件移除,换上了自己舒适的家具,说明潜意识A女士的自我感、自尊感在升级。我说:“这一席之地,来之不易啊!”相视一笑。A女士感慨道:“真的是女儿倒逼着我去成长。女儿之所以对我非常的失望、生气和恐惧,是因为过去的自己不能够保护她,总是逼迫她去做事,去挑剔她,把生活中的压力像对着发泄桶一样,都倒向了女儿。女儿其实非常害怕父母争吵之后,再拿她撒气。”过去母亲挑剔指责孩子,不能够在关系里保护到孩子,并把在关系里面的无力感,把自己的焦虑和愤怒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最终没有完成学业,选择了辍学离家。这位母亲越来越能理解自己的女儿,也因为我们咨询大部分的工作停留在理解A女士自己的内心,陪伴和疗愈她自己的内心创伤和内在小孩。原理是——如果自己是伤痕累累和焦虑满满,很难有力量去承载孩子。我没有教给来访者怎么去对待孩子,一个人如果不能够被理解的话,她不会去理解别人的。有时候一些家长的做法,真的让我很生气,并不是你给了她一个方法,她就会去调整的。但是,这也是人之常情,改变往往是从自己内在充盈开始,才会去真正的关心到别人,哪里会有这么快呢?我也常常劝着自己的无奈,急不得!A女士说了一句特别深刻的话:“我发现我疼爱女儿,就是在疼我自己啊!”这句话反过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女儿是A女士的内在小孩的外化,如果一位母亲不懂得疼爱自己,她也没办法去疼爱自己的孩子。母亲儿时没有得到的,孩子今生也很难拥有,这是代际传承中的遗憾和悲哀。这位母亲接纳了自己的不足,也接纳了孩子身上的现状,在关系的摩擦矛盾中,重建着自己和女儿各自的安全感。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焦虑的妈妈、有很多抑郁型的妈妈,她们内心有很多的枷锁,活的又累又苦,然后就对孩子在学业上有那么多的期待。可是,一切结果都是事与愿违的。希望我的这些文字可以给到大家一点点收获。佛家也说,自己是果也是因。悟到才得解脱,解脱了自己,也解脱了爱你的人,不再辜负!声明:以上为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授权。张德秀简介个人履历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武警某支队特聘心理辅导专家枣庄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滕州广播电台心灵之约特医院心理咨询师擅长方向情绪压力、神经衰弱、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人际关系交往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适应障碍、心因性失眠、身心疾病、婚恋问题、性格成长、学业怠倦、家庭亲子教育,以及团体心理辅导、青少年团体成长、企事业单位核心团队打造。自年从事心理学工作以来来,积累较强的实战经验。希望可以通过一份承诺,一份祝福,帮助更多的人提升自我认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与事业同步发展。预约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分享ldquo一位母亲为自己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