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最近老听讲有人说,工作压力真大,都神经衰弱了。。。。
神经衰弱是个老旧的名词,老百姓,院子里专家,还有无数网络资深养身达人,或者是善于炮制心灵老鸭汤的段子手们都或多或少知道这个词,BUT,在专科医生眼里,神经衰弱,究竟是个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新学习下ICD10里面赋予“神经衰弱”的定义吧。
ICD10抛弃了神经症概念,将其“肢解”为七种不同的障碍:
F40恐怖性焦虑障碍
F41其他焦虑障碍
F41.0惊恐障碍
F41.1广泛性焦虑障碍
F42强迫障碍
F43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
F44分离(转换)型障碍
F45躯体形式障碍
F48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F48.0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
一般特点:患者少有人格障碍,心理冲突浅,社会功能受损害轻,多数起病慢,病程迁延;不适感或不快体验时轻时重,症状波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核心症状:
一、与精神易兴奋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精神易兴奋:主要是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且内容杂乱无章;注意力不集中、不专注、易转移。患者主观感受到分心、反应敏感,兴奋体验不适,失控。这种控制不住的兴奋也是导致心理冲突的一方面。
精神易疲劳:精神疲劳往往有弥散性,表现为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劳动内容、方式均会导致患者虚弱,疲乏感,效率下降。疲劳与情绪、心理相关,不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
(最类似的比喻:孩子不断吃零食,反而三顿正餐吃不下,营养不良)
二、情绪症状:烦恼、易激惹,心里紧张(往往持续,过度)。并且不同于常人的正常情绪,病人往往感到痛苦,难以摆脱,倾向于见人就说,求助;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与生活事件、处境不相符。
三、心理生理障碍:主要是与心理密切相关的睡眠障碍、头昏、紧张性头痛、头部不适;个别内脏轻或中度障碍。
诊断:需要以上三组症状齐全,持续存在(如持续1年),神经系统和身体检查无阳性发现,排除其他精神障碍,方能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要点:
1.VS焦虑障碍:
神经衰弱的情绪障碍多有原因,情绪障碍较轻,心理冲突比较浅。
焦虑障碍的心情紧张常无原因,且有运动不安、植物神经亢进症状,如震颤、坐立不安、出汗、心悸。
2.VS:环形气质:后者无明显脑力、效率下降
3.VS:心理生理障碍:后者无精神易兴奋联系的精神易疲劳,无情绪症状;
4.VS;心境恶劣障碍(抑郁神经症):后者时间更长,症状相比较重,全部或大部分时间抑郁状态;
5.VS:疲劳:后者无严重不适,感松弛,疏散,动机减弱。
治疗:
1.心理治疗首选
2.药物治疗
3.一般精神卫生措施:
小编结语:随着抗抑郁药物的发展,量表广泛使用,对疾病的长期随访,很多专科逐渐抛弃了神经衰弱这个诊断,取而代之以焦虑障碍,抑郁,躯体症状障碍,心理生理性睡眠障碍等等,甚至有的神经衰弱是精分患者早期不典型表现。但是也有人认为,对于有些病例,可暂时采用神经衰弱的表述比其他神经性综合征更为恰当。
还是那句话
边治边观察,且行且随访。
灵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