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般人不写书法,写书法的人不一般
TUhjnbcbe - 2021/7/26 10:52:00

他们是大脑平衡、思维敏捷的人!

人脑分左脑和右脑。

左脑主要管思维方面,右脑主管运动和艺术。

例如:平时我们如果在读书,

那就只要用眼睛和脑子就可以,耳朵可以不用,

而如果在运动的时候,

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协调肢体动作的问题。

就是说我们如果是学习,就用左脑为主,

如果是运动则以右脑为主。

但是学习书法却必须全面动用脑的两个部位,

临帖时候,右手要动,左手也要动,

眼睛要看碑帖,脑子里还要记碑帖背碑帖。

所以练习书法,

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都被调动起来,

左脑和右脑同时工作,既调动思维又调动动作。

所以,长久练习书法的人,

大脑相对平衡、思维敏捷。

他们具有较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人们在学习的时候,

大多数知识都是用逻辑思维范畴来表述的。

惟有书法属于形象思维范畴的,

长期在逻辑思维的领域学习,

可以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

避免两种思维方式的偏废。

所以,喜欢书法的人具有较强逻辑思维。

在艺术领域,同样处于形象思维范畴,

其中也有区别。

比如书法、建筑、雕塑等属于确定性形象思维。

因为它们都有特定的外形,而且不可变更。

而只有当练习书法时,

你就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去感受,

你就很难说明书法是某种形态。

所以说书法是高级的形象思维。

他们神清气爽,身心更加健康!

练书法时,

必须排除杂念,凝神静气,物我皆忘,

通过科学的指法、臂法、腕法、身法

有机地将点画输送到字的结构中。

书写状态会激活大脑神经细胞,使全身血气通畅,

手臂和腰部的肌肉得到扭转和锻炼,

长久练习书法,便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此外,由于练习书法

要使全身处于端坐或直立的状态,

从头到脚保持正直,

做到“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

这实际也就是练了“坐功”或“站桩功”,

对神经衰弱、消化道疾病、冠心病,

甚至对一些身体虚弱的慢性病人都有好处。

他们的情绪,更加恬淡!

再者,从心理调节的角度,

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时,

如果能坐下来写上数百字的楷书,

一笔一画专心于点画之中,慢慢地写,

不久就会觉得情绪安定,冷静平和;

而当觉得情绪低落、郁结烦恼时,

如果能练练行书、草书,

任意挥洒至酣畅淋漓,情绪得到宣泄,

则精神倍增、意气风发。

所以,热爱并长久练习书法的人,

身心比较健康。

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力和耐性!

俗话说:勤能补拙,由于勤奋,

即使基础较差,也能提高能力出成果,

而勤奋的关键也在于意志力和耐性。

书法学习中技能和技巧的熟练,

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

一个难点有可能要临摹和琢磨成百上千次,

有足够多的重复准确的练习才能熟练。

书法练习是长久的积累,

真正能接受书法学习的人,

首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意志力。

或者说,学习书法,

也能练习个人的意志力。

他们有强烈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

书法的基础是汉字。

把文字书写发展成一门独立独特的艺术,

是汉字特有的功能,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我国书法艺术早在一千多年前

就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国家,

在那里同样形成了重视汉字书法艺术的文化传统,

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大贡献。

学习书法,了解它在历史文化

及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

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油然而生。

同时,写得一副好字,

也备受推崇、被人尊重,信心十足,

待人接物有担当,行事果敢底气足。

推荐阅读:

启功与各界名流日常来往书信,自然儒雅读之享受!

他用首诗纪录了所有大书法家!

“吼书大师”曾翔的字体,被录入字库,网友:小孩体

大唐第一行书,竟为一个寂寂无名之人所写,连赵孟頫都以他为师

看完冯巩书法,再看潘长江书法,差距一目了然,他标价......

历代名家临《集王圣教序》欣赏,感受书法的魅力!

尴尬了!马未都老师批评女书法博士后孙鹤的错误,也犯了一个错误

*庭坚小字,娓娓动人!

射书大师邵岩,不顾批评写丑书,创造渔网书法,自称可以比肩王羲之

鲁迅“书法”曝光,笔法质朴浑厚刚柔兼济,如同印刷体一样工整

80岁高僧写的行草,比各位看官如何?(高清大图)

孙过庭草书不只有《书谱》,还有一个写经,罕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般人不写书法,写书法的人不一般